×

金阳县 [切换站点]
奉贤区
罗山县
大竹县
金阳县
全国
新桥镇
光山县
周口市
潢川县
固始县
襄城县
项城市
隆回县
仪陇县
南充市
邵阳市
许昌市
信阳市
浙江省
江苏省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山西省
重庆市
上海市
北京市
云南省
湖北省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本地  >  彝族先民如何迁徙来到大凉山?专家释疑:从金阳县渡金沙江北上
彝族先民如何迁徙来到大凉山?专家释疑:从金阳县渡金沙江北上
2023年07月09日 04:55   浏览:1076   来源:金阳县掌事通

封面新闻记者 罗石芊 徐湘东

       5月18日,首届金沙江文化论坛—金阳县金沙江千年首渡优秀传统文化研学会在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举行。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昌学院、凉山州博物馆、西昌文管所、昭觉文管所等多所高校、科研单位的5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云贵川彝学专家、爱好者齐聚一堂,聚焦“金阳县金沙江‘千年首渡’优秀传统文化”展开学术研讨。

研学会现场

      千年之前的早期彝族先民,是如何来到大凉山的?研学会上,多名专家表示,根据彝族口述史和凉山彝文典籍,早期彝族先民从云南昭通渡过金沙江后,从金阳县境内的古渡口上岸,迁徙进入凉山。

      凉山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邓海春、西昌市文管所研究馆员姜先杰、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赖燕在《凉山州金阳县彝族迁徙金沙江古渡口考略》中提出,根据《勒俄特依》《指路经》等彝文古籍,早期彝族先民从昭通渡过金沙江进入凉山,据记载有三处渡口位置,在这些渡口中,当以金阳的千年渡口为先。

金阳有着独具特色的彝族文化。卢尔呷摄

      对此,邓海春介绍说,金阳位于金沙江西岸,江东岸即为凉山彝族传说之中的祖居之地昭通(孜孜普乌),凉山彝族先民由于某种原因跨过金沙江,从历史上来讲,上溯千年是有历史、考古、民族学方面证据的。

      首先,从史料上来看,汉代“叟人”即是彝族先民。记载于《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东汉的苏祁叟,《华阳国志•蜀志》《南中志》东汉晚期的越巂叟,皆为迁入凉山的彝族先民。

      其次,从考古出土文物来看,金阳出土的蛇首青铜剑、琵琶型青铜剑鞘、三角援青铜戈、铜朱雀驮宝瓶,都与昭通营盘墓地完全一致。同时,美姑、西昌等地出土的双管椎状青铜铃与昭通出土的铜铃也一致。这些,都证明了早在先秦时期晚期至汉代时期,西夷道(灵关道、旄牛道)与南夷道(僰道、石门道)之间有一条过江支线,而金阳地区就是这条支线的重要节点,金阳与昭通相接的金沙江一带,就是彝族口述史中的彝族先民迁徙古渡口。

金沙江芦稿镇境内的古渡口,左岸是云南昭通,右侧是凉山金阳

       民族文化研究学者的惹木呷的观点是,彝人先祖在昭通坝子繁衍生息,到了阿普笃慕时代,迫于人口压力决定再次迁徙,寻找更加理想的栖息地。在经过彝族历史上著名的“六祖分支”后,其中“糯”和“恒”的后代“古火”“曲涅”部族通过金沙江上的三个渡口,首次进入大凉山。

     “上有巴克古,中是尔基古,下有也扎古。”的惹木呷说,三个渡口中,巴克古位于金阳县芦稿镇境内,尔基古位于金阳县热水河虎跳峡一带。彝文古籍《指路经》和《招魂经》,也不约而同指向这两处渡口。

      的惹木呷分析认为,从巴克古进入金阳的彝族先民,从木府南下,辗转派来、红联、梗堡、山江等地。而另一部分从尔基古渡口进入金阳以后,翻山越岭辗转红峰乡、老寨子到达今天的金阳县城,然后沿着金阳河一路北上,最远到达依达、南瓦、谷德等地,散居于山谷之间。如今,古人的迁徙之路已随历史长河隐去,千年渡口依然屹立在金沙江边,发掘和传承“千年首渡”历史文化,在今天看来,具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

头条号
金阳县掌事通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