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 [切换站点]
奉贤区
罗山县
大竹县
金阳县
全国
新桥镇
光山县
周口市
潢川县
固始县
襄城县
项城市
隆回县
仪陇县
南充市
邵阳市
许昌市
信阳市
浙江省
江苏省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山西省
重庆市
上海市
北京市
云南省
湖北省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本地  >  索玛彝寨来了个“兵哥哥” 深度贫困村变身幸福美丽的彝家新村
索玛彝寨来了个“兵哥哥” 深度贫困村变身幸福美丽的彝家新村
2023年07月17日 17:06   浏览:789   来源:金阳县掌事通

封面新闻记者 席秦岭

“又是一个把你双眼点燃的七月,又是一个把你心灵点燃的七月,骑上你的骏马穿上美丽的衣裳,小伙姑娘一起走进爱的火把节……”

7月的大凉山,因为火把节,成了欢乐的海洋。旅游不仅给人们带来了欢乐,还让一个个村庄和一个个村民从贫困的泥潭走向富裕之路。

火把节前几天,凉山州金阳县热柯觉乡丙乙底村就被首届阿火金阳“百草坡火把节”点燃了。大家载歌载舞,述说着脱贫攻坚以来的巨大变化,在丙乙底村彝族风情街,村民为游客和观众提供了美味佳肴,街道两旁彝族特色烤乳猪、坨坨肉、荞粑粑、金阳凉粉等食品琳琅满目,顾客络绎不绝……

旅游,从没这么近地走近村民的生活。该村依托身处10万亩索玛花海核心腹地,背靠30万亩百草坡的区位优势,农文旅结合发展乡村旅游,仅“索玛花节”、“火把节”近两个月时间,丙乙底村就实现旅游销售收入30余万元。

改变这里的,是省经济合作局的挂职村第一书记林涛,林涛从部队转业的“兵哥哥”,被当地亲切地称为“兵书记”。

到海拔最高的村庄当第一书记

从成都出发他走了一天半

黝黑的皮肤,穿一身彝族服装,往台上一站,“兵书记”林涛已泯为当地“众人”。

这位80后,在2018年2月1日初响应号召,到大凉山金阳县海拔最高的村庄担任第一书记。丙乙底村平均海拔3200米,平均气温5.7℃,冬季最低气温零下18℃,辖2个村民小组,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4户526人。加之受海拔高、水资源不足、气候恶劣等影响,该村无法种植附加值高的农产品,当地居民世世代代只能靠种植土豆、苦荞,散养乌金猪、半细毛羊、跑山鸡等畜禽为生,贫困发生率最高达到58.37%。

此前,他从未踏进过凉山土地。当时,大儿子5岁,妻子正怀二胎待产。一段短视频讲述了丙乙底村“七百公里、两个世界”的故事,巨大的反差激发了他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比起要扶贫的‘大家’来说,‘小家’的困难是暂时的、短暂的。” 春节前,林涛开启了他这一生的凉山行。

那是一个冰雪天气,从成都出发,飞抵西昌,再转汽车到村庄。由于封路,从西昌到村上花了1天半时间。考验才刚刚开始,第一晚,他盖了4床被子还感觉寒气逼人。次日清晨醒来,发现脸盆的毛巾已冻硬。屋里潮,床和菜板几天内就会发霉,气候干燥,脸被晒脱皮,生活非常单调,与当地人语言沟通困难等等……

民宿开进海拔最高山

村民返乡创业节日收入四万

为营造优美的环境,林涛带领村民建设了绿化带,安装路灯117盏,固定式垃圾桶30多个,建设房前屋后“微菜园”等。

环境美了,林涛打起了发展旅游的主意。

林涛带领群众成立了村集体合作社,采取“村集体经济+旅游公司+致富带头人+农户”模式,村合作社开办农特产品电商及扶贫超市,与旅游公司合作成立旅游接待服务中心、餐馆、休闲民居等,指导农户开办餐馆、小吃店、民宿、副食店、彝绣店。

是的,近年来,火热的民宿也带进了这个村庄。为了提高服务水平,节日前期,林涛邀请成都厨师对村民进行为期4天的厨师技能培训,免费赠送用于民宿接待的床上用品。协调县旅游局为15户旅游民宿达标户购买了餐桌、床及床垫,并进行民宿接待培训。为统一规范管理,村里建立了民俗旅游接待微信群,从教开菜单、定价格、做菜单、餐具摆放、二维码支付、制作名片等一步步进行规范,将餐饮、民宿、小吃等经营户联在一起,捆绑式发展。村集体与公司合作,建立旅游接待中心,统一指导和管理民俗旅游接待户。

一看家乡变了模样,有了产业基础,村民俄地洛则返乡创业了。以前,他在西昌、昭觉酒店上班,看到家乡的发展前景好,他回到家乡建设家乡。“一来可以在家门口挣钱,收入比打工时高,而且非常自由和有成就感;二来可以照顾父母,还可给家乡姐妹们提供服务员岗位,同时收购村上的农特产品,解决销路问题。” 俄地洛则认为,家乡的发展给他提供了舞台,也让他找到了价值。“索玛花节”和“火把节”期间,实现节日期间收入4万多元。

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

深度贫困村变成了幸福美丽的彝家新村

发展旅游业,仅有自然风光是不行的,林涛注重挖掘当地的文化,走上了一条农业文化旅游融合之路。

他和当地人一起梳理出了“索玛花”“狮子山”“火把节”的传说,以及飞虎队纪念碑故事,深度挖掘文化元素和习俗。2019年,他所在的丙乙底村被列为第一批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什拉罗”,俗称“换童裙”习俗)体验基地。村民阿成史地,在村上开起了第一家彝绣店,手工制作各种彝族服饰,亲自为村里成年姑娘主持操办“换童裙”成人礼仪式,成为“什拉罗”传承人之一。同时,提供手工制作的仪式服装,生意非常红火。

为把优美的景色推介给广大游客,景区融合各种信息媒体手段进行全方位宣传。通过省州县电视台,金阳小灵通、APP、二维码广告牌等载体,宣传推介景区美景,开展摄影比赛、抖音比赛,邀请抖音公司拍摄抖音短视频和网红小视频,宣传文化旅游资源。 他积极向外界推介景区春赏花、夏避暑、秋望星空、冬观云海项目,向摄影团推出火烧云、牧人怪石、佛光日晕、秋彩林、冬雾凇等景色,让景区四季有景,推动持续增收。

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硬是把一个海拔高、气候恶劣、运输成本高、群众思想相对落后的深度贫困村变成了幸福美丽的彝家新村。

2018年高标准实现村退出, 集体经济收入约40万元。该村被评为凉山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州级四好村、州级文明村、四川省文化扶贫示范村,林涛被评为省优秀综合帮扶工作队员。

头条号
金阳县掌事通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