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 [切换站点]
奉贤区
罗山县
大竹县
金阳县
全国
新桥镇
光山县
周口市
潢川县
固始县
襄城县
项城市
隆回县
仪陇县
南充市
邵阳市
许昌市
信阳市
浙江省
江苏省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山西省
重庆市
上海市
北京市
云南省
湖北省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本地  >  潢川县:产业兴旺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潢川县:产业兴旺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2021年11月06日 08:41   浏览:4034   来源:潢川掌事通
来源: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龚雪 章继军/文图

颐景园内,各式各样的盆景,动辄就价值几万、几十万元。


天明玻璃厂,年产值3000余万元,近三年纳税均在50万元以上。


飞羽手工艺品,小羽毛托起大产业,羽毛制品远销国内外。


近日,记者在信阳市潢川县发现,多数村庄里竟“隐藏”着这些“大佬”,他们不光自身做大做强,还带贫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花木产业兴旺,一个村有16家园林企业

潢川县是著名的“中国花木之乡”。在距县城南8公里处有个龚营村,是潢川县万亩花卉博览园核心区。整个村庄被种类繁多的花木包围,即使在深秋,依旧郁郁葱葱,还到处弥漫着桂花的香气。

据龚营村党支部书记王厚明介绍,村里主要的产业就是种植花木,先后引进盛世园林、春泉园林两家上市公司在内的16家规模园林企业,总投资达2.6亿元,全村土地流转4180亩,每亩租金700元。“土地流转后,农民变“花工”,不仅有了稳定的地租收益,还能就地务工,拓宽增收渠道。”


通过积极开展产业扶贫、订单式农业、转移就业等多种方式,企业共解决群众在园区就近务工15000人次,带动850余名贫困人口在家门口脱贫致富,增加农民收入1200余万元。

村里的颐景园创建于2010年,占地50余亩。当前园区拥有各类盆景上百个品种,年收益近二百万元,是周边最大的盆景园。

自脱贫攻坚以来,公司总经理吴耀明带动周边乡镇盆景行业从业人员20多人,带动当地群众常年在园区务工,高峰期每天少则十多人,多则四五十人,让在家群众特别是贫困户不出家门得了稳定的务工收入。

村里建起产业园,打造潢川新名片

“这个规划牌上的都是拟入驻企业,目前已经有一家入驻了。”小小村庄竟建产业园?听完潘店村党支部书记张杰的介绍,记者惊叹不已。


据悉,位于白店乡的潘店产业园紧邻106国道、337省道“两轴”,强化潢川县和周边市县之间的“同城效应”,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初步规划106沿线潘店境内308亩(一期)园区,以加工、制造、技术企业为主导,引进培育工贸、物流、电商、新能源、手工艺等规模企业,最大限度地争取土地、政策支持,完善区内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抢占产业高地,打造集群优势,全面推动区域发展和产业升级,为全乡、全县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

目前,已入驻企业1家,还引进了中诚新兴装配式建材(信阳)有限公司、河南嘉耀实业有限公司、潢川新通桥架有限公司等有特色、有规模、有成就、高附加值的企业拟入驻,汇聚了人流、物流、资金流,是潘店产业园成为经济要素富集、充满创新活力的潢川新名片。

园区首批入驻企业代表为潢川县天明玻璃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玻璃深加工、断桥门窗及幕墙制作、安装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创建于2016年9月份,年产值3000余万元。厂区总占地52余亩,生产车间占地28亩,现有员工67人。是周边规模最大、带动面最广的龙头企业,近三年纳税均在50万以上,2021年纳税预计突破150万元。


据公司总经理白天国介绍,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号召,深入开展产业带贫,因户施策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2021年,白店乡党委产业链上建支部,成立了潢川天明玻璃有限公司支部,持续加强党建引领和产业振兴,目前带动20余名群众就业。

全县最大的“千亩桃园”,带动300多户群众就业致富

潢川县白店乡杨集村的“采摘节”已连续举办两届,吸引了近万人前往观赏和品尝。



该村的潢川县亚兴种植专业合作社始创于2014年5月,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引领和村“两委”的带领下,通过发展和整合,现总种植面积达到近7000亩。种植有特种水蜜桃、蟠桃、黄桃、油桃、黄金蜜等三大类七个主打品种,年产鲜桃近600万斤,总产值达2000万元。带动3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每户受益最高能达到30000元。

合作社现注册有“旺子山”、“芈月红”商标,申报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绿色食品,“千亩桃园”的特色水蜜桃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形势好,带动面广,盛产的桃子不仅受本地客户欢迎,还远销北京、上海、香港等大城市,具备较强的品牌竞争力,是潢川县及周边最大的水蜜桃种植合作社。

“下一步,我们还将打造集生态种植养殖、水蜜桃深加工、休闲采摘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观光园区,为带动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合作社负责人刘德波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

羽毛制品远销国内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洗毛、晒毛、烘毛、分级、弯拱......几十道工序环环相扣,一根根羽毛在工人们的操作下变成一个个手工艺品,即将销往国内外。


作为中国羽毛之乡、豫东南羽毛工艺产业的发源地,张集乡的羽毛产业迄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依托永江公司、飞羽制品等龙头企业,打造知名产业品牌。所产的羽毛彩条、羽毛扇、羽毛面具、帽子等上千个品种的羽毛工艺品远销至欧美、澳洲、非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潢川飞羽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位于张集乡龚瓦房村,占地面积约6600余平方米,注册资金100万元人民币,是一家专注于头饰和箱包产品的研究、开发、销售于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现有员工1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人,现具备从工艺制品设计、出样到生产一整套技术能力,有稳定的供货渠道和内外销客户。2019年度实现销售额1500万元,实现利税85万元。

车间里,村民刘女士将羽毛一根一根的粘在帽子上,每一道工序她都做的精益求精。不一会,一个羽毛头饰在她的巧手下成型。中午临近12点,她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给孩子做饭。“就在家门口务工太方便了,时间也自由,多劳多得。钱也挣了,家也顾了。”



通过招商引资,总经理胡佰顷将原本在义乌的生产车间搬回了家乡,带动周边200余农户为本公司从事手工艺制品加工。


正如潢川县委书记赵军伟所说,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本,要全面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潢川县现代产业发展的“四梁八柱”。“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潢川县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推进乡村“五大”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头条号
潢川掌事通
介绍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