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选择 [切换站点]
奉贤区
罗山县
大竹县
金阳县
全国
新桥镇
光山县
周口市
潢川县
固始县
襄城县
项城市
隆回县
仪陇县
南充市
邵阳市
许昌市
信阳市
浙江省
江苏省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内蒙古
山西省
重庆市
上海市
北京市
云南省
湖北省
好店入驻
微信扫一扫打开
入驻好店
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同城头条  >  本地  >  区域中心正崛起!潢川县大发展...
区域中心正崛起!潢川县大发展...
2021年07月01日 18:00   浏览:3996   来源:潢川掌事通


区域中心正崛起 余潇 摄


纺机飞转织幸福 张灏 摄


物流枢纽落光州 张灏 摄


山水相拥美乡村 熊少菊 摄


鱼米之乡富潢川 熊少菊 摄


贡面富了千万家 曹乃军 摄

  黄国故里,弋阳光州——潢川,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历来多为郡、州、专署所在地,如今更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区域优势,无可匹敌。


  素有豫南“小苏州”之称的潢川,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产业特色突出,花木之乡、甲鱼王国、鸭王之都、中国虾都等盛名之下,全县上下正朝着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奋勇前行。


  党的十八以来,潢川县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60.89亿元增至2020年306.9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67亿元增至8.08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7603元、16846元增至16372元、30404元,经济社会进入历史上升期、发展提质期、振兴黄金期,呈现出只争朝夕、勃发进取的景象。


  党建引领促振兴


  3月28日,可满足鲜活小龙虾日集中交易50万斤以上的潢川县小龙虾生态产业园开园,全县群众像过节一样高兴。


  经过近年持续发展,潢川县小龙虾产业持续壮大,稻虾共作面积突破100万亩,养殖规模和产量均居长江以北地区第一县,中国虾都名不虚传。


  在政府扶持下,河南省农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起集小龙虾种苗繁殖、稻虾规模种养、鲜活交易、冰鲜仓储、冷链物流、精深加工、虾稻有机米、进出口电子商务、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稻虾产业,该公司也成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建设运营小龙虾生态产业园,就是该公司做大做强小龙虾产业的创新举措。通过搭建鲜活小龙虾物流专线,全国300多个城市可实现“潢川小龙虾一日达”。


  通过做红“一只虾”、做大“一只鸭”、做亮“一枝花”、做优“一粒米”等措施,带动全县1.4万户4.9万人脱贫致富。他们创新探索“虾稻共作”产业扶贫模式,被国务院扶贫办列入全国产业扶贫典型案例,成为全省产业扶贫模式10大典型案例之一。“四好农村公路”交通扶贫模式、医疗健康扶贫“五道防线”等也在全国、全省推广。2019年5月9日,潢川县以零漏评、零错退通过全省脱贫退出评审,永久摘下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紧扣实际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潢川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主导产业发展这条主线,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有机融合,形成“三级书记”抓脱贫谋振兴、县乡村齐攻坚不松劲的大好格局。


  通过县委牵头,县直各部门和乡镇参与,潢川县筛选出市场前景广阔、特色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的茶旅、小龙虾、花木、贡面(现代食品)、糯米粉、鸭、生猪、生物医药、甲鱼、纺织服装等十大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筹建10个县级党建集群引领产业集群发展中心,建立“十大产业链”党建办公室,将87个分散孤立的“两新”党组织按“链”归建,推动特色产业全面提升,以产业支撑加快乡村振兴。


  优化环境强生态


  3月30日,潢川县仁和镇连岗村第四届“浪漫樱花·乡约连岗”文化旅游宣传活动盛大开幕,四面八方上万游客前来湖边赏樱、湖面泛舟。


  位于胡桥水库上游的连岗村,一度陷于贫困、落后、破败的困境,村民们自嘲“连岗连岗,没有指望,好田被淹,尽留山冈”。


  在上级引导支持下,近年来连岗村依托“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加速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发展茶产业和花木产业,推动文旅、农旅融合,叫响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连岗村生态越来越好,游客越来越多,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通过积极创建森林城市,潢川县建成生态廊道177.2公里,创建美丽乡村93个、省级卫生村8个、市级生态村9个。


  美丽乡村遍地开花,城市提质加速推进。2015年秋,春申街道办事处天驹社区益民居小区的数百户居民刚搬来时,小区外的老龙埂水渠臭气熏天,到了夏天蚊蝇横飞,家家房户紧闭门窗,群众苦不堪言。


  2019年年初,包括老龙埂水渠在内的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上马,累计投资12.1亿元改造黑臭水体,城区7条“臭水沟”,如今全都变成了居民休闲的河边公园。


  水变清了,路变宽了,城市慢慢绿化美化起来,逐渐增多的街头游园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在“生态兴则文明兴”城市发展理念指引下,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越来越多地变成现实。


  近年来,潢川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县乡村三级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坚持“四水同治”净化“水”,畜禽养殖污染三年任务一年完成,潢河、白露河水质由劣五类稳定在三类。成立“四个专班”优化“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0天,获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先进单位,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环保执法先进集体。落实企业“三防”靓化“土”,耕地质量不断向好,较好地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


  加快发展开新局


  5月31日,潢川县召开五大组团项目观摩会,在家的处级领导,以及下属单位负责人悉数出席,先后对滨河南路白改黑升级改造项目及滨河景观带的绿化提升、产业集聚区科创园、中小企业孵化园标准化厂房二期、南海湖综合治理、蔡氏河公园等项目工程进行了现场观摩。


  坚持做大项目引擎,潢川县持续叫响“拼命上项目”,实施“五大组团”全力推。去年以来,有53个重大项目进入国家、省市规划大盘子,潢川机场列入国家“十三五”调规项目,淮河航运码头、潢河治理工程纳入淮河生态建设规划,至今已开工建设项目60个,建成投产37个;招商引资项目126个,建成投产47个。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新城东区、商务中心区开发建设启动,潢川开发区创建省级示范物流园,产业集聚区获评省一星级,“三区”融合、一体发展,成功入驻企业达123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坚定不移推进以农业产业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引领新型城镇化,潢川县特色经济“稳”有定力,中心城市“进”有信心。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结构越来越优,全县三次产业结构实现19.1:33.2:47.7。粮食产量稳定在14亿斤,统筹推进“鳖、鸭、花、猪、粉、虾”等特色产业绿色转型,培育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5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13家、主板和新三板上市企业5家,全国食品工业百强县、全国畜禽生产大县、中国花木之乡、中国优质糯米粉之乡等名片越擦越亮,生产出了约占全国30%的花木、40%的糯米粉、世界50%的鸭制品、港澳60%的生猪和全省70%的小龙虾。发展“四上”工业企业412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7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以现代商贸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日益壮大,成功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务公开改革成为全国试点,创业创新活力凸显,各类市场主体已发展到5万家。


  强化城市支撑,突显“水城花乡”特色,持续构建“一河秀两岸”“一路连三区”“一创兴两园”的城市格局,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5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超过52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6.74%,成为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四大样本之一,成功实现由中等城市向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华丽转身。围绕以水润城,城区潢河两岸逐步变成了市民最爱的景观带、休闲带。


  共建共享构中心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潢川县交通运输局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是河南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交通运输部门。潢川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坦言,这要完全归功于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年将80%以上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每年确立一批“十件实事”,一批批民生工程落地见效,让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潢川县投资近20亿元,建设农村道路2562公里,建制村通硬化路率100%、建制村通客车率100%,在信阳市率先实现了县乡村公交全覆盖,“一元客车村村通”经验被交通运输部向全国推广。


  从投资5.2亿元完成“引泼入潢”工程,让50多万城区群众吃上放心水,到全国率先探索“一元村村通”公交,成为全省万村通客车提质工程示范县;从建设紧密医共体,引进省医豫南分院落户潢川,县医院成功创“二甲”,第二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迁建新址,成为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县,到出台民办教育“12条”,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县;从持续推进“一河秀两岸”,实施潢河综合治理,打造潢河生态景观带,到新建、改建城市主次干道20多条,在潢河上新建8座大桥,打通城区南北交通大循环,潢川以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把件件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百年沧桑,百年辉煌。潢川这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热土,正发生着一日千里的变化。如今,潢川正以京九大道、光州大道为轴线,加快推进中心城区、潢川开发区、产业集聚区、商务中心区、花木生态博览观光区、黄国故城文化旅游区“六区”融合发展,朝着高质量发展建设“一个中心、一个枢纽、四个强县、一个家园”的目标奋勇迈进。


来源:河南日报

头条号
潢川掌事通
介绍
推荐头条